旅行攝影中,手機拍風景總是覺得質感不如相機嗎?分享2個技巧改善手機照相質感~
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4 年 5 月 21 日 by dolonglong
手機是我們常常在旅行攝影中會使用的器材,但有時候總感覺手機拍風景質感不如相機,這裡分享2個後製照片小技巧,改善手機照相質感~讓照片更耐看。
Table of Contents
免費資源回饋讀者
手機與相機差別
在現在科技,手機照相已經很強大了,一些相機有的功能都有了,例如控制光圈、快門速度、iso都可以調整,甚至光線高反差的場景表現比相機好(有智能HDR處理)。
但是硬體上差距還是完全不能跟相機比,鏡頭的精密程度、感光元件的大小,都礙於手機體積小巧的因數不得不妥協,為此,手機有了強大的演算讓最後出爐的照片表現更好。
就我自己觀察下來發現,因演算直出的照片,比較常出現以下兩點問題。(當然可能因手機機型而不同,我是依照個人經驗,以及2021年寫文章時的手機技術)
- 問題一:畫面顏色太飽和
- 問題二:畫面偏軟(物體輪廓不深)
技巧一:避免過度飽和
本篇文章的照片都有降低畫素(縮小檔案讓網頁可以更順暢),拍照手機iphone XR。
範例一:
範例一的照片是我在阿里山附近拍的山景,當時天氣很好天空蔚藍,圖1是用手機拍照直出的照片,你應該可以很容易發現,最上面的天空飽和度過高太藍了,跟中間的天空差很多,有時候手機拍照會遇到這種問題,這時我們後製就是為了把他拉回,貼近真實~
下圖(圖1:手機照片直出未修過)
下面這張圖2,我將上層天空的飽和度降低(降低飽和度的方法可以是拉高亮度或是拉低飽和),另外我依照個人喜好也把綠色的部分降低一些飽和,讓畫面整體看起來更清爽,且更加自然。
下圖(圖2:後製降低飽和)
範例二:
圖3是手機拍照直出照片,這張照片個人覺得綠色太綠了,在我開始學習攝影時,常常喜歡把照片的飽和度一味拉高…,後來發現會有點甜膩,應該視情況而定~
下圖(圖3:手機照片直出未修過)
圖3要避免掉甜膩感,就可嘗試把綠色部分降低飽和度,同時依照我個人喜好把天空加入了一點點綠色,你可以發現圖3與修過的圖4有所不同~
下圖(圖4:後製降低飽和、天空藍色加一點點綠色)
技巧二:加深物體輪廓
範例一:
圖5是在森林內拍攝的手機直出照片,手機拍照時也會遇到主體的輪廓較輕,普遍畫面相對相機較不銳利,這樣的原因會有很多種,鏡頭的素質較低、自動快門速太慢、演算過後暗部被提亮太多,等等的因素都有可能。
下圖(圖5:手機照片直出未修過)
一般手機內建的修圖軟體都會有銳利化的功能,這時候可以在可接受的範圍下將銳利度拉高,我對圖5除了增加銳利度外,我還將照片的亮度壓暗了,這樣比較有森林的氛圍,最後將綠葉的飽和度也降低一些,得到圖6這張照片。
下圖(圖6:後製提高銳利度、降低綠色飽合、畫面調暗一些)
範例二:
再來看看下面這張山景照,圖7,眼前的山似乎模糊了點,而且照印在大地上的雲朵影子,少了光暗的反差感,照片看起來也是軟軟的感覺。
下圖(圖7:手機照片直出未修過)
一樣將圖7加高銳利度,然後我想更加還原現場的光與暗反差感,所以這裡我也將對比度拉高,最後我將綠色的飽和度調低一些得到圖8這張照片。
下圖(圖8:後製加高銳利度、加強對比度、減少綠色飽和度)
特別提醒
如果原片畫面銳利度或是飽和度都沒什麼問題那就不要一味的去做調整,本篇文章只針對遇到這兩個問題後能改善的方法,照片拍出來後自己覺得沒有很喜歡的話,問題也可能是出在構圖不理想、曝光不正確等等因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