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景點整理,4天3夜行程與行前準備。
Table of Contents
行前準備
蘭嶼景點分佈在島上各地,而離島要來個說走就走其實不一定能實現,例如冬天可能會因為季風的關係有停船的可能,所以行前準備就變得重要了,而這次我是用4天3夜的時間來探訪這塊美麗的土地~以下幾點非常建議先提早準備起來,可以讓旅遊品質更優質也更加順利喔。
- 先收尋有沒有想要去的時間:例如可以挑選飛魚季,或是想要人少就挑選冬天(不過冬天會有暫時回不來的可能)
- 先收尋想要去的景點:雖然說在蘭嶼環島道路騎一圈就能到大部分景點,但有些不錯的地方你可能會不留意的錯過!
- 先買船票或飛機票:飛機票給外地旅客的名額有限,想搭飛機一定要先買,而船票不一定會被買光,只是先買就不會有疑慮了!
- 先預訂名宿:在本島我有時候會當天在訂,不過離島遇到人多時,可能先訂會比較保險。
- 前往搭船處的火車票:一般來說在本島我都是自己開車前往,而蘭嶼我則選擇搭火車去台東,主要是想讓整個行程輕鬆一點,所以要搭火車記得火車票先買
- 個人防曬用品:帽子、墨鏡、防曬乳、薄外套,這些在蘭嶼都是非常實用的!
- 現金:島上會有7-11、郵局可以提款,不過民宿老闆說,遊客多的話也是有遇過被提光的狀況…,建議備一些現金在身上。
- 水下活動裝備:有要水下活動可以先準備相關物品,可以先跟購買的行程老闆問一下哪些是需要自己準備帶過去的。
KKDAY 票卷資訊
交通連結:
活動連結:
蘭嶼小天亮民宿
六月中的蘭嶼,在抵達蘭嶼之後第一站就是先到要住三天的民宿,特別選擇東清灣這裡是覺得追日出方便,熱情的老闆與老闆娘一開始跟我們介紹這塊土地,還特別提到照片中歪斜的電線竿就是被颱風吹歪的(小犬颱風),所以當時島上都在做電線地下化的工程呢。
如果想要體驗在地食材,民宿的家常飯基本上都能吃到,我還記得吃了鹿角苔煮的湯、在地的小米粥、在地的地瓜湯~都很不錯,住了三天真的是感受到滿滿的熱情~
乳頭山日出
第二天早上騎著幾分鐘的機車就到了乳頭山的步道口,入口有寫著危險勿進入,行前本來不打算來這裡看日出,不過第一天老闆娘就有特別提到這裡是可以來的,因為步道就如照片中一樣年久失修,所以才設有警告標示,前往時一定要注意腳邊的懸崖還有不平整的地面。
入口到登頂非常快,記憶中十幾分鐘就可以抵達了,沒有剛好在露出頭的時候看到,不過眼前的一朵雨雲也是很特別,很清楚的可以看到海面正下著大雨~
同行的唯一夥伴,原本還有一個夥伴要一起來蘭嶼,只能說太可惜了,下次再一起來體驗這裡的愜意。
乳頭山的下方就是情人洞,這角度看海也是很美。
而被晨光照亮的東清灣是另一個亮點,暖色調讓人覺得一切才剛開始~在山上除了風吹聲外,什麼都聽不到,格外的清淨,但其實這時的東清灣已經有很多人開始在活動了!
情人洞
入口處與乳頭山在同一個地點,爬灣山之後我就接著來走情人洞,這裡也是個看日出不錯的點,早上的人相對較少,因為大部分看日出的人都集中在東清灣的沙灘上,看著日出與拼板舟的合景~後來我也挑了一天去那裡拍了照。
早上的情人洞步道是一路的逆光,回程時才加減拍了幾張照片,涼亭在島上真的是很容易見到。
當時是陸蟹的繁殖季節,早上的步道遇到了一隻,活動活躍期是晚上,可能是剛天亮還來不及躲起來。
還有很多攀木蜥蜴。
東清灣
這是此行最喜歡的照片之一!由於第三天早晨雲層濃厚,於是果斷賴床晚起,這是四天回程的早晨在東清灣拍的拼板舟與日出~雖然還是來得晚了一點點,太陽已經離開海面了,不過逆光下的拼板舟真的好看。
名宿的老闆說島上的羽飾都是用雞毛做的,我在島上沒看到半隻雞在街上跑,不過清晨卻是聽到很大聲的雞鳴叫聲。
早晨的東清灣人潮,這裡有唯二的7-11,這也是我挑這邊住宿的原因之一,不過最後我也沒麼在裡面消費,我的夥伴卻是買了兩次泡麵,帶回民宿裡吃。
唯一的夜市東清夜市每天都有開,也是我選擇住在東清灣的理由之一,應該說我選這裡的原因就三個
- 看日出
- 有7-11
- 有夜市
結果我只有好好利用第一個理由,夜市其實也沒什麼吃到,由於晚餐都吃很飽,三個晚上下來只點了一條烤飛魚卵而已,下次有來會嚐嚐這小米甜甜圈。
東清灣的熱鬧傍晚,主要是剛好遇到當地在做拋船儀式的練習,民宿老闆也在其中(左邊數來第四位綠色衣服的小張大叔)!,老闆說只有在製作完成這種十人坐的大型拼板舟後,才會舉辦拋船儀式,上一次的拋船儀式已經是當時往前十年的事情了,而拋船儀式只有東清部落這邊有,未來要看到也很難了,老闆說現在會做拼板舟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所以這可能是最後一次的拋船儀式了。
多人合力真的毫不費力的拋起十人坐拼板舟,頂著山後的夕陽格外有氣勢!
那幾日也剛好是月圓日,老闆說那幾天也是賞月升的好時機,所謂的月升就是傍晚時期月亮從海面升起時的畫面,就跟日出一樣,四天三夜都住在這裡,是真的很喜歡這裡的步調!
而當光線充足下,東清灣的水色會有漸層,有乳白色、淺藍色、深藍色~非常好看。
地下屋
早期居居民為了預防颱風與季風,於是發展了地下屋,每一個家庭的地下屋都由三個元素組成,第一個是下方照片的最下面的“主屋”,這是居住的場所,而第二個是左上角的“涼亭”,由於夏天的地下屋非常悶熱,於是當地人夏天避暑休息的地方會選擇旁邊的涼亭,第三則是“工作屋”,顧名思義就是工作的場所~
在進去主屋前,解說員就給我們打了滿滿的預防針,提醒裡面非常的悶熱,事實上確實是如此,儘管裡面已經是開了電風扇也是一樣!但我還是覺得值得去聽一聽以前的地下屋文化,因為目前也只有野銀部落保有較完整的地下屋群,其他的部落已經拆的差不多了。
主屋內會掛上許多戰利品,例如羊角、豬牙、或是魚乾等等,在以前戰利品越多,就像徵家庭越好,解說員說,以前部落在打仗,淺規則是只能從正門進攻,後門是讓屋子裡的人逃跑的,如果從後門進攻就是勝之不武。
除了涼亭外,另一個戶外休息的地方就是躺椅,這個躺椅在傳統上只會有兩張,而後來慢慢的,有的家庭會增加數量,讓更多人可以坐在這裡休息,主要是晚上的時間可以看星星,一般來說是按輩份來坐的,如果有兩張椅子,那就輩份最大的兩個人可以坐,而椅子在定義上只能用石頭來製作,我自己上去坐了覺得還滿舒適的!
地下屋附近的小豬。
氣象站
第一天下午在前往青青草原之前,走島上中橫會經過氣象站的岔入口,這個岔路上去可以抵達氣象站,民宿老闆不建議騎車上去,說很陡很容易摔車,建議機車停在岔入口用走的走上去,而大部分的遊客也都是用走的走上去,路途不長就當作是散步吧!
氣象站跟燈塔一樣不能進入,不過外圍的草地是可以走走拍照的,太靠近會有感測器發出警示。
視野不錯,主要是往蘭嶼的南方眺望,可惜第一天下午雲層滿多的,沒有什麼光線,本來還想要趁晚上來拍星空,或是再找一天天氣好的時候拍個照片,但其他地方也很美,就騰不出多餘的時間了…,而且那幾天是月圓日,星空也不好拍,就當作下次再來的理由了!
青青草原
第一天跟第三天的晚上都有跑來青青草原看日落,第一天海面上雲層濃厚沒有看到期望的金色大草原,看著滿滿的人潮在想,如果沒有雲層會是怎樣的景色,心中其實已經有打算再來一次了,就不知道夥伴會不會想要同一個地方來兩次?真的不行我就自己來,我們是各租一台機車,為的就是可以分開活動,後來確實我們也多次各走各的~
第一天太陽落下後,以為沒有戲了,夥伴說再等等,等看看天空的晚霞,結果一等等到了背後的粉色霞光,真的非常的美,心想沒有金色草原的照片也沒關係,這粉色晚霞就夠了!
當第三天我們路過青青草原附近時,夥伴問我說要不要再去走一次青青草原,我當然是馬上就答應了,我還怕他不想再去,我要自己去呢,五點多的時間觀察了一下雲層,基本上光線確定是比第一天來的好非常多,我就與夥伴在草原步道出口處找了塊空地,躲起來休息(躲日曬),等到光線再暖一些才繼續往下走。
時間差不多就開始動身,筆直的步道加上逆光的黃昏,當下非常滿意自己抓的時間~如果要選最愛的兩張照片,那就是這張跟拼板舟日出的那一張了。
說金色當然是誇飾,但是比起正中午,色彩是真的很亮眼,隨風起舞的草原波浪只能現場體會,有拍了很多的影片但也無法代替現場感,如果說蘭嶼哪個景點必去,那青青草原一定是選擇之一。
左手邊的海蝕洞搭配夕陽也很棒。
大部分的人都是等到太陽完全下山後才慢慢離去,來這裡就是不需要趕時間,連吃飯都不用敢,反正餐廳有位置就吃,沒位置就換一間,我們就是抱著這樣的心情度過了那幾天。
雙獅岩
東清灣往北走一點很快就可以到達,是真的有像兩頭獅子,其他的岩石景點可能我慧根不夠,我都聯想不到與名字的關係~
礁石壁上的釣魚人,這也是當地人的日常,還記得第二天晚上民宿老闆還特地準備了砲彈魚生魚片給我們吃,是他小兒子早上自己釣到的新鮮魚貨!一隻大魚就夠煮一大鍋魚湯跟超大盤生魚片了,很多人一起都還吃不完。
而雙獅岩這裡讓我待到曬傷的原因就是潮間帶的生物們,我一個一個小水窪的去觀察,看看有沒有特別的魚蝦,時間就這樣過去大約兩小時了,許多在礁石間移動的螃蟹,還有花紋很多的鰻魚都能看到,其中最多的還是小魚群,幾乎都可以在每個水窪看到!
岸邊的海水能見度真的很高,很容易發現水底下活動的生物們。
五孔洞
位於西北角的五孔洞在環島公路旁邊,這也是在我的計畫內要去看的,只是當下經過時,其實不知道這就是五孔洞,跟夥伴騎車路過時發現有洞穴,想說能不能進去走走,在疑惑的時候發現有其他遊客走出來,我們才放心走進去,畢竟怕誤闖島內私人領域或是禁地。
五孔洞以前是禁地,而現在是在地人禱告聖地,目前也是允許遊客進入的,這張照片是旁邊另一個出入口,徒步走幾分鐘就到了,洞內會有水滴滴下來,有些地面偏濕滑要小心行走~
原路走洞穴返回,往外拍照時夥伴抱怨機車很擋風景,可是其中兩台是我們自己停的機車啊…,原本是怕兩個出入口在環島道路上會有一段距離,才想說原路返回,騎車離開後才發現根本就在旁邊而已。
五孔洞旁邊的草原可以說是山羊的聖地,第一天整天都沒有看到山羊,想說島上不是很多,怎麼都沒遇到半隻?後來的第二~四天都在這片草原上看見了。
走向海邊的羊群。
牠們真的很喜歡在岩壁上跳來跳去。
蘭嶼燈塔
蘭嶼的燈塔有新與舊兩個,下面這張照片是在山上的新燈塔,這是我第三天早上自己騎過來拍的,我的夥伴跑去浮潛,而我則是按照民宿老闆的推薦來新燈塔這裡,燈塔外人不能進入,所以就遠觀嘍。
新燈塔的道路在西北角附近,由環島公路的岔路騎進來就對了,當下由於路旁在施工分散我的注意力,機車也沒有手機支架,所以我來回騎了三次左右才找到岔路口…,下面這張照片的左邊有一條往上岔路就是它了!
整段沿海公路都在施工,本來想說要不要移除照片中的三角錐,後來想想,這才是當下最真實的記錄,就留著吧,擺放整齊倒也不難看。
俯瞰下方的綠地與海水,簡簡單單的畫面也是讓人看得很入神,不過因為路小條偶爾會有對象機車經過,沒有辦法長時間觀賞是有點可惜。
在相對高處的展望,開元港還是可以看的很清楚,我自己覺得接近蘭嶼燈塔附近的高點都是欣賞美景的好地方,只是要留意一下其他用路人經過,個人覺得這裡也是必來的景點之一!
開元港旁邊的就是舊蘭嶼燈塔,回程時需要把機車的油加滿再還回去,加油站後方就是舊燈塔了,夥伴回程是搭飛機而我是搭船,我時間不夠過去走走,於是遠遠的幫夥伴拍了幾張照片。
坦克岩
坦克岩也是必到的景點之一,雖然景色沒有青青草原來的壯觀,但就在公路旁邊,停下車走幾步路就可以走完了為什麼不來呢。
岩石、海洋、草地,我覺的這是很妙的組合,一般來說大多是岩石、海洋、沙地,這裡是在蘭嶼西北角,基本上也是可以看到夕陽,因為來的天數太少,都把夕陽的時間給了青青草原了,不然這裡的夕陽應該也是不錯的,拍這張照片的時間印象中是下午三點~四點左右,海面上已經有一點點折色光了。
往裡面走會被岩石包圍,視野集中在眼前的美景~
飛機場
第一天經過了飛機場,海邊的飛機跑道吸引了我的注意,於是決定找一天來拍飛機的起降,第三天下午就特別來這裡等了一下下,我用相機拍了起飛瞬間的影片,照片只有在跑道上起跑的畫面,可以自己想像一下~
夜觀蘭嶼角鴞
在蘭嶼當地,蘭嶼角鴞是很常出沒的夜行性猛禽,公鳥的叫聲是嘟嘟悟(母鳥我忘記了),所以整晚都在聽音辨位,民宿老闆說全島都可以看到,沒有特定區域,而跟當地人買行程的話基本上都是帶到永興農場去夜觀,各民宿都會有合作的夜觀導遊,有興趣都可以請民宿幫忙報名,也可自行由KKDay購買行程。
我們是給一對夫妻帶領,兩個人會輪流一前一後,回程時這隻角鴞飛到身邊,是我自己找到的~後面的導遊太太照燈時我馬上拍下照片,後來他就小聲的跟我說,角鴞在他們傳統的定義裡是惡魔的化身,只是在現在就沒有那麼多迷信了。(後來民宿老闆還有說,壁虎在他們那邊也是)
涼亭文化
在來之前就看到許多網路影片,說蘭嶼有涼亭文化,當地人的傳統地下屋是很悶熱的,所以在地下屋旁邊都會有一個自己的涼亭,而島上的公路旁與海邊都會有涼亭設置,在酷熱的夏天裡,只要在涼亭下真的滿涼爽的,主要是會有不間斷的海風在吹,所以只要不曬到太陽都還滿涼爽的。
島上的涼亭有些是私人的,要特別留意,而照片中這個涼亭是我認為視野最棒的!這裡可以看到東清灣、乳頭山、美人洞,我有兩個中午都前來,早上跟下午太陽斜曬,所以我都挑選中午到涼亭坐著休息,為了確保整潔,島上的每一個涼亭都是要拖鞋子的喔!
涼亭的左手邊是美人洞。
涼亭的右手邊是東清灣,這個涼亭就在東清灣上面一點點,位於東清灣跟乳頭山之間,一樣是騎機車幾分鐘就可以到了。
蘭嶼文物館
這裡會有文化物的導覽,裡面也會有賣一些二手商品,很可惜我來的時候太晚,他們已經準備關門了,沒有跟到導覽解說,我以前只喜歡看看風景,懶得去了解文化故事,不過慢慢的覺得聽那些故事也滿有趣的~進去逛了20幾分鐘他們就準備關門打烊,下次有到蘭嶼會再規劃時間來聽導覽~
像水渠一樣
這裡是在西北角,是打卡景點之一,環島道路會經過巨大的岩石之間,順時針的方向在日落時分可以看到夕陽,所以會有很多人在這裡拍照,不過這裡的畢竟是道路,而且沒有行人空間,所以要特別留意車輛的經過喔!
在遠處的空地上拍剛剛的洞穴,我覺得還滿像大象的頭,而大象的背部區域在往上,就是蘭嶼燈塔了,拍這幾張照片的拍攝點,已經距離前往燈塔的岔路不遠了,如果要去燈塔,可以在這裡放慢速度慢慢找。
三天伙食
最後一天民宿吃完早餐就沒有在外面吃東西了,所以伙食算三天,有些忘記拍照就沒有貼上來了,我不是什麼美食家~都是google map 隨便挑評價較高的,有吃到的大部分都覺得還不錯喔!來這裡吃東西可以先打電話去問問看有沒有開店,很多時候我在google 上面收尋到之後,去到現場都沒有開店…這一點其實在出發前做功課就知道了,但我還是沒有先打電話先問,我是想說沒開就附近隨便找就好~
莯田涼品冰品制造所:
來之前就想要吃蘭嶼的芋頭冰,來這間店時還排隊等了十幾分鐘才有位子,點了芋頭+其他餡料的綜合冰品來吃,坐在室外可以看到東清灣,位置真的不錯~如果是只想要單吃芋頭冰,很推薦在西岸的雯雯芋頭冰,騎車經過吃完馬上走就沒有拍照了,不過是真的很好吃!
東清33號:
網路上很有名的早餐店,主要是有戶外涼亭可以看東清灣海景,我是選擇中午來吃~因為中午陽光在頭頂,戶外涼亭是照不到太陽的,有海風吹著倒也是很涼爽,餐點以蛋餅類為主,外皮酥脆還不錯,搶不到海景第一排坐後面也不錯~
人魚和貓:
這間好吃,老闆娘也非常的熱情!第一天晚上吃完之後,想說之後如果想不到要吃什麼,就會來吃第二次,主要都是簡餐類型,我點了炒羊肉的簡餐,食量小的我很難得自己把它全部吃光。
島旦嶼漢堡:
我對於美式漢堡興趣不大,但這是民宿老闆娘推薦的,所以就來吃吃看!還不錯就是薯條吃完嘴巴很乾,但吃這類餐點應該是本來就這樣了,如果喜歡漢堡的朋友可以來吃吃看,這間店人也不少~
海廢食堂:
飛魚蓋飯好吃,看到飛魚兩個字我就點了,原本想說會不會有魚刺,看來是我擔心了~
十一鄰Bar:
有影料有調酒可以喝,三五好友晚上聊天的好地,在這裡我看到尋找已久的炸飛魚,所幸就點了一隻來吃~
島民冰狗店:
在島上騎機車,看到冰店就想要進去看看,點了一杯芒果冰沙來吃,沒拍到食物的照片,因為我覺得重點是可以邊吃冰邊看窗外的海景~可以發現大家都是朝著窗外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