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入門的題材選擇!明確的主題讓練習事半功倍~
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4 年 5 月 21 日 by dolonglong
Table of Contents
免費資源回饋讀者
前言
在攝影入門時,要練習拍什麼東西,或者關於拍攝題材選擇,可能是某部分人的疑問,其實不管是什麼,只要是當下覺得有興趣的,就可以當作是拍攝練習的題材!這樣講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一句話,但實際上,等你到現場後會發現,不一定會找到你要拍的事物~主要的原因是沒有明確的目標,或是說目標不夠明確!
舉我最喜歡的森林系題材來說,如果我的目標是拍攝森林,到了現場,最容易讓我按下快門的就是森林主要組成的成分「樹林」,但除了樹木我還能拍什麼呢?可能會是我後續的疑問了!但我如果內心已經定義好樹木以外的目標物(例如巨石),到現場若有遇見,我就能馬上開始構圖了~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 題材:森林系題材,指的是廣義的目標
- 主體:樹木、巨石,指的是狹義的目標
所以我們必須先知道你的大方向題材想要什麼類型,再去細分出,該題材都有哪些相關主題可以去拍,順序由大方向去縮小,定義出更精確的目標主體,如此一來在同樣的時間內,你就能拍下更多照片,達到更多的練習!
範例一:花海(主體容易定義)
花海類型的題材是最容易去定義主體的!如下方照片是花旗木開花的季節,所以在出發前,我就已經鎖定花旗木的花為主體,到了拍攝現場,你很難會發生,找不到要拍什麼東西的情況,困擾你的基本上只剩下怎麼把構圖構得理想~
在花旗木的旁邊還有一塊種植大坡斯菊的田地,由於都在鎖定花旗木的花,其他類型的花只要一出現,自然也會成為我想要拍攝的目標(主體)!
當然我們除了找到花為主體之外,不仿試試看用花這個主體再搭配另一個主體,來讓畫面的內容更加豐富!以下兩張照片就是加入了一對情侶及一對夫妻,他們在花海下互動的瞬間~是我很喜歡紀錄的畫面~(自然主體搭配遊客互動)
範例二:落羽松(主體容易定義)
落羽松搭配歐系建築是清境的特色之一,在冬季,轉紅的松葉更是迷人,與上一個範例的不同點在於,前往目的地之前,就同時鎖定落羽松與歐系建築為主體(目標讓它們兩者在一個畫面內),當我到達現場時,就可以直接找尋這樣的畫面了!
這個例子想表達的精神是,主體的選定不一定只能侷限在一個,只要你想得到,可以有非常多個!
範例三:森林(主體不容易定義)
因森林是由許多樹木組成,我們不可能把每一顆樹木都當作是主體,像是花海我們可以把眼前那一片花海當作主體拍下,但是樹林的範圍會遠遠大過我們所認知的花海,真要走一步拍一張,那記憶卡一定很快就沒容量了,所以明確的定義主體就特別重要了!範例三的森林題材是我很喜歡的類型,這個範例中我將分享我常拍攝的主體。
樹木主體:
在森林題材裡,樹木絕對是大家想得到的主體,這也是我在剛開始拍攝這題材時,唯一瞄準的目標,講白了就是,到森林步道裡走走,看到感覺好看的樹林,就按下快門這樣,當然這不可能是看到樹就按快門,就如前一段所說,這樣很快就沒有記憶空間了,我這裡的明確主體是:我認為好看的樹林畫面,這取決於每個人不同的審美觀,多練習就會找到自己的喜好。
如下圖,我將眼前的兩顆樹木一左一右擺放,讓畫面平衡,這是我喜歡的樹林樣貌,所以按下快門。
如下圖,樹林內有情侶在健行,這樣的故事也是我想紀錄的。
步道主體:
步道算是我最常鎖定的主體目標了,因為步道可以有很好的視覺引導效果,直接將其擺在畫面中間部位,都會有不錯的效果,以下四張照片都是有步道這個主體。
巨木主體:
與一開始提到的樹木主題較不同,巨木通常會比周圍樹林內的其他植物還要來的巨大,在這樣的對比下,畫面會有更好的張力效果,如以下兩張照片。
巨石主體:
與巨木相同,只要善用好畫面的大小對比關係,就可以得到不錯的張力效果,舉例到這裡,你會發現這已經是我在森林題材內的第四個主體目標了,或許你剛開始練習一種拍攝題材時,會跟我一樣,只留意到一種主體目標,但你會發現經過時間的練習,在該種題材下,你會有越來越多喜歡的主體目標出現!
流水主體:
放慢快門速度拍攝森林裡的流水,讓畫面有時間流動的感覺~
涼亭或木屋主體:
除了大自然本生的產物之外,木製涼亭或木屋都是能跟樹林做很好的搭配,這是大自然藝術與人類藝術的結合~
橋樑主體:
橋樑主體與上一段提到的木屋相同,人工與自然的結合,也是我常常會拍攝的主體,而橋樑基本上都位於主要步道上,通常我都會等遊客走在橋上時,拍下他們過橋的畫面~
結論
- 先確定想要拍攝的題材
- 想出該題材內你想拍的主體是什麼
- 透過不斷練習,增加該題材內,其他不同主體目標(如文章內範例三:森林題材)
本篇文章主要的目的在於提升攝影練習效率,只要有明確的拍攝目標,就可以減少許多找尋的時間!希望依照上方的三個步驟,可以幫助到想要練習攝影的你~